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绝世水平
这一次既然仿了,陈文哲干脆多仿制几件。 首先仿的就是天字薄胎杯,之后在仿制一些其他款的薄胎杯,最后就是天字罐! 之前他就想着仿制天字罐,现在遇到了机会,也学到了不少知识,自然仿制起来也就容易了不少。 现在的隋侯之珠,跟之前是真不同了。 现在可以说是有求必应,不管陈文哲想要学习什么知识,想要了解古代哪一种工艺、配方、烧制过程,都可以在其内信息库中查到。 而且十分详细,甚至还有一些当时生产的经典器型。 要知道,这可不止是传世的经典器型,而是一些当时各个朝代、各个窑口生产的经典器型。 这就更加难得,也让陈文哲的眼界更加开阔。 就只是这一点,让陈文哲想要仿制什么,都可以做到高仿、精仿。 而想要做蛋壳杯,肯定要先回制作蛋壳陶。 因为瓷器的器胎要做的很薄,最少也不能比蛋壳陶杯要厚太多吧? 对于蛋壳陶的制作,陈文哲之前就很了解,最少他以前就知道四千年前的蛋壳陶杯,肯定是经轮制而成。 他还知道,普通蛋壳陶杯壁厚度均匀,薄如蛋壳。 最薄处仅为0.2~0.3毫米,但质地却极为细腻坚硬。 这样的器胎,就是今天仿制,也不是易事。 而且,蛋壳陶烧制成功之后的胎体表面,经长时间打磨,使石英、云母、绢云母等反光物质的颗粒,顺着一个方向排列,对光线的反射由漫反射改为平行反射,使得器表熠熠发光。 要知道这可是陶器,可不是瓷器。 因为没有釉面,器型表面应该是十分粗糙的。 可蛋壳黑陶却不像普通陶器,最起码表面是带有黑色光泽,十分平滑。 加上采用镂孔和装饰纤细的划纹,让它的制作工艺,达到了古代制陶史上的顶峰。 高柄杯是蛋壳黑陶仅有的一种器形,又是古代陶器中一个颇为独特的群体,仅见于齐鲁境内龙山文化的早中期遗址。 这可能与当地独有的陶土材质和制陶方法有关,也是当地人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的客观反映。 要知道,陶器的烧成温度要在900℃以上,否则这蛋壳陶保存不到这个时候,因为远古时期祖先,不会使用耐火材料。 另外,高温环境下烧制的蛋壳陶不变形,并且还有镂空工艺于压光融为一炉。 这又印证了四千多年的祖先,在温度控制,雕刻加工,造型能力,材料工艺方面,已经具备了绝世水平。 所以,它是史前陶文化高超技艺的典型代表,迄今,很多艺人都难以达到。 如果是原来,陈文哲虽然利胚技术很厉害,但是他也从来没有想着复制出蛋壳陶杯,就是做蛋壳瓷杯他也没想过,就是因为技术难度太高。 可是现在不同了,因为隋侯之珠对他放开了权限,让他可以轻易学到蛋壳陶的制作方法。 现在他才知道,真正做成一件蛋壳黑陶杯,需要最少20多道工序。 这种看着简单的陶器,工艺之繁缛、难度之大,令人瞠目。 用如此复杂的工艺,耗费如此多的人力、物力,制作出的精制薄陶,自然也不简单。 这种黑陶蛋壳杯有着神秘的黑色金属光泽,带着直观的视觉冲击和震撼,让人不由自主地生发无限敬畏。 所以,在古代它也不是谁都能够接触到的,它只能是贵族在祭祀、丧葬、征战、宴飨时的礼器。 现在陈文哲做的不是陶器,而是瓷器,他只要弄出足够薄的器胎,就可以制作出合格的作品。 当然,他还需要选用的瓷土足够优质,制作出的器胚足够坚硬,才可以上釉烧制。 如果还想更进一步,就可以在其上堆砌各种工艺,比如镂空、暗刻等等。 只不过,这一切工艺,都需要现有足够薄的器胚。 所以,想要做出如同鬼斧神工一样的薄壳杯,就必然要先会做蛋壳陶杯。 蛋壳陶杯最著名的就是齐鲁黑陶,而黑陶的制作,早期以手制,用泥条盘筑法,其器胎较厚重,表面少光亮。 到了龙山文化时期,已普遍采用轮制。 加之陶窑的改进和封窑技术的掌握,使工艺有了极大提高。 龙山文化时期黑陶的制作,一般采用快轮。 其器型匀称、规整,做工精细,火候极高,质地坚硬。 经研究表明,先人早在4600年前,就已经掌握了先进的封窑渗碳技术。 这样可以让弥漫在窑中的浓烟,通过“熏烟渗碳”,将烟中的碳粒渗入坯体,而使其呈黑色。 龙山文化蛋壳黑陶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,使用的陶泥全部是经过反复淘洗的细泥。 所以,陶胎内不见任何杂质,其质地细密,几乎没有渗水率。 陶泥做好后,再经木炭烧制、出窑雕刻共十几道工序,最终才能烧制成一件黑陶。 尤其是蛋壳陶杯,杯壁厚度均匀,最薄处仅为0.2—0.3毫米。 所以,即使是现代化工艺发达的今天,研究人员模仿烧制如此轻薄的陶器,也是相当困难的。 而黑陶的“熏烟渗碳法”也被载入世界工艺美术史。 陈文哲现在已经有了初入宗师级的练泥手法,所以学习龙山蛋壳陶的练泥技术,一点都不难。 至于原材料,此时就要用到现代一些瓷器大厂的胎泥。 像是蛋壳陶这样的作品,任何时代,只要有人知道、见过,或者只是了解过,就肯定会想办法仿制。 现代人也不例外,所以陈文哲想要买一些现场的材料,并不难。 当然,就算有合适的制瓷材料,龙山黑陶的制作工艺,也是肯定要借鉴的。 毕竟龙山黑陶器,也是他需要的。 既然想要做蛋壳黑陶,其中的蛋壳高足杯,是必须要烧制一批的。 而要烧制蛋壳陶,其他不说,只是一個泥胎的制作,就肯定需要好好研究一下。 陈文哲的家乡就是齐鲁,原来他虽然没有学习过蛋壳陶的制作,但是他却了解很多蛋壳陶现代的制作过程。 现在整个齐鲁大地之上,已经形成仿制、复制、创新三大系列。 他们在仿古、移植、复制、工艺、观赏、实用等六个类别当中,形成了300多个品种的黑陶品种。